关于佛
这次去成都办事情,除了去杜甫草堂、武侯祠这些历史古迹,宽窄巷子、春熙路这些繁华地标,还去参观了道观青羊宫和佛寺文殊院。 去文殊院之前,在网上看了些关于佛的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
从菩萨说起
菩萨是佛教中比较高端的人物了。我要去的文殊院,其名字来自四大菩萨中的一个。这四大菩萨分别是观音(又称为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 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音菩萨。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相传曾是四大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自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将此四大名山并称。 《普陀山志》也有如下记载:“佛经称地藏、文殊、普贤、观音诸佛道场,曰地、火、水、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峨嵋,火也;五台,风也;普陀,水也。”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孝道是“大圆满”的根本,一切从这里开始。将孝道扩展提升,从孝亲尊师发扬光大为孝敬和爱戴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切平等,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法门了。 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所以第三位菩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 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则代表“实践”——必须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华严经》说: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 四大菩萨表现此义,代表大乘圆满的佛法。所以要从地藏学孝敬,进而学习观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以及普贤的大愿大行。
佛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圆满”是佛。
也就是说成佛要依次达到三个境界,“自觉”是第一;然后是“觉他”,菩萨也就是到了这第二境;但只有到了第三境“觉行圆满”,才成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呢,一个境界都还没达到呢!声闻、缘觉这俩人算厉害了,但也只达到了第一境;菩萨达到两个境界,但未曾圆满成佛,所以佛是最尊贵的,是最后的成果。
我们常听到的佛中,燃灯算是古佛(过去世的佛),阿弥陀佛是西方的现在佛,释迦摩尼则是中央的现在佛。当然释迦摩尼作为佛教的创立者,是有历史原型的,类似与道教中的老子吧。
成佛不易。所谓“觉行圆满”,是指既有前两境的觉,又有行动,经历了考验,才能功德圆满。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难和西天取经这样的考验,最终圆满成佛。像我是注定成不了佛的。 即便能自觉和觉他,最终不大可能圆满。圆满需要修行,修行则有很多要求。不近女色,不享酒肉,不恋红尘,四大皆空,六根清净——这都太难以企及了。
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是在小乘佛法基础上的扩充。小乘视释迦摩尼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大乘佛法还提倡:人人皆佛。意思是说,人人都是佛,只是佛性的程度不同罢了,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个方面,人多少都会有点儿,只是差的远而已。
如果按大乘所讲的话,我也是佛。而且自觉、觉他都是很好的品质,还是值得追求的。至于是否觉行圆满,用佛家的话说,那就看造化了。酒还照喝,肉还照吃,就如有句老话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如果想要说些什么,欢迎发邮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