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君一醉一陶然
这篇文章属于《梦之栖居》系列,写于2009年。
每当我接触自然,或回归古典,都会有一种家的感觉。我亦在现代的楼宇同人间奔波,我亦在人生与社会的责任下奋斗,然而我总在心灵深处,为自然和古典留下一席之地。不为别的,或许只是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珍惜。
于是当我来到陶然亭的时候,我立即爱上了这个地方。我固然是太经常太毫无掩饰地说“一见钟情”,而这次,我是真的钟情于她了。
陶然亭现在是北京市内的一个公园。她犹如一个积淀了千古风情的幻界水晶,镶嵌在这个喧嚣都市的车水楼岩中。第一次邂逅她是在从天坛公园西门出来后,由所面向的那条马路一直走,到太平街,沿之南行,忽然在右手边她出现了!当然其实这时既没什么惊,也没什么喜,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园大门而已——普通得你还需花一块钱买票才能进呢。当我进去之后,却看到大门后边的墙石上赫然印着一句“气势恢宏”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其实原文及原诗都是“家酝熟”,但第一次认错后就固执地觉得“酿”比“酝”好,爽性不改了)这便是陶然亭名字的出处,来自现实主义中亦颇有浪漫的诗人白居易之口。从那时起,我就爱上这个地方了。
当天由于时间所迫,看的仓促,最终不得已压住内心已欲泛滥的感情,悻悻离去。“不日必将再来!”我出门时,对着“共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暗道。这颇像是与一位旧友的互约,竟也像是重来一场未胜之战的誓言。
今天重来了陶然亭。虽然这次因一些莫名的原因导致心情不是很好,但得以欣赏到了她的景色和内韵之美,亦已足矣。
陶然亭公园周围环以山丘,中心辟一大湖,湖中有一岛。此岛将湖化为几部,分称东湖、西湖等等。沿湖而行,便觉清新自然之感扑面。正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时,湖面一望无际,荡舟几许。那水是碧绿的,岸边同是碧绿的垂柳投影在其中,摇曳生姿。已是七月份,但陆水之间的草丛中仍布满了繁密的野花,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说到花,这里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月季园。各色月季争芳斗艳,开得正盛。我从未置身这么多的花丛之中,在馥郁的香气中有种飘飘然的感觉。红的,白的,紫的,橘色的,说不上什么颜色的……一齐拥入眼帘;或是排着整齐的方队,显得端庄而雅致。花,仿佛自然的精灵;而这里,是精灵的聚居地。
离开月季园的时候,只觉香远益清,而愈益夹杂草味、泥土味,调配成大自然的味道,游人自醉。这时,你会不会联想起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呢?“人间四月芳菲尽,……”突然,你眼前出现一块残石,延续了你的思绪,“……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体贴?是默契?是仙赠一石、神来一笔?从此时,你将与我一样,开始感受这个园子的古典气息。
你在“华夏名亭园”之外,印象最深的亭子,应该是位于湖边某处的“浸月亭”。由此名字可以联想到什么呢?如果你一时记不起,不必担心,旁边耸立的黑底巨石应该已经吸引你的注意了。上边完整刻着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就是亭名的出处。《琵琶行》是一首很有味道的长诗,在此中情形下读,我一下子就进入了诗里。那黝然深邃的石壁,恰如漆黑的夜。公园播放的悠然乐声,更是轻易把人带入浔阳江头的那场送客宴……诗人是天才的诗人,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我们欣赏者,是珍惜还是感激?且用一颗虔诚的心,珍惜并感激!
陶然亭公园以亭称名,该不是因为只有座“陶然亭”吧。在公园的西南部,有一个虽处于公园内部却独立的园子,即刚才已经提到的“华夏名亭园”。这可以说是全园精髓所在。所谓“华夏名亭园”,乃是荟萃了全国各地著名的亭子。虽是仿制品,却也惟妙惟肖,不失风韵。关键是,这个园子借助这些名亭仿制品,把游人引入了古典文化的胜境。兰亭、醉翁亭、沧浪亭、二泉亭、杜甫草堂碑亭、独醒亭、谪仙亭、澄光亭、览翠亭……数不胜数。每到一处,必有关于此亭的人物、典故、诗文、图画等,目不暇接之余,心灵经受了一番古典文化的洗礼。当然,亭之外,山,溪,岩,池,桥,洞,碑,木,草,花,虫……应有尽有,相映成趣,我等置身其中,乐而忘返。
最终把整个公园欣赏一遍后,仍从原来进的那个门出去。再次看到了“共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突然更加觉得好美好美。后查知,这是白居易和刘禹锡这两位大诗人老来对饮时所作,全诗如下: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此时,为什么我会强烈地与“共君一醉一陶然”共鸣?像白刘一样,我老了么?不,像白刘一样,我古了。
或许可以说,我回家了。
如果想要说些什么,欢迎发邮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