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December 2011

这篇文章属于《恰同学少年》系列,写于2011年。

今天课程主要讲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分为不同的阶段。1898年英国一名传教士最先在中国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1902年有国人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而共产党宣言则最早于1905年被介绍到中国。之后马克思主义主要经由以下三个途径传入中国:一是日本渠道,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等;二是欧洲渠道,如邓小平、周恩来等一批留法学生的作用;三是苏联渠道,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由瞿秋白、任弼时等通过此渠道向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程基本上从延安时期开始。其中有几个代表性的著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中国学生及大众间普及了马克思主义;李达的《社会学史纲》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总结;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品和集大成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命题最初是针对苏联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来的,分别对应苏联的研究范式和建设模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政治方面看,反映了毛泽东与王明争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斗争,也是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间的斗争;其理论逻辑则表现在从大众化到中国化的发展;而从文化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看作是对五四反传统过于激进的一种矫正和反思。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应在孔子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多种文化势力中选取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提升文化软实习。

(2011.9.15)


如果想要说些什么,欢迎发邮件给我